外交部宣布导弹解禁:俄罗斯向西方亮出破局底牌
发布时间:2025-08-07 08:16:10
МОСКВА, 5 августа. /ТАСС/. Россия счита́ет себя́ впра́ве принима́ть любы́е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ме́ры по размеще́нию раке́т сре́дней и ме́ньшей да́льности (РСМД), она́ тепе́рь ничем не ограни́чена. Об э́том заяви́л пресс-секретарь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Дмитрий Песко́в на брифинге в отве́т на вопро́с ТАСС.
塔斯社莫斯科8月5日电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塔斯社记者提问时声明:俄罗斯认为自身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部署中短程导弹(РСМД),现已不受任何限制。
"У России бо́льше нет никаки́х ограниче́ний на э́тот счёт. Россия бо́льше не счита́ет себя́ чем-то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Россия счита́ет себя́ впра́ве в слу́чае необходи́мости принима́ть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ме́ры, де́лать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шаги́", - сказа́л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ь Кремля́.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表示:“俄罗斯在此问题上不再受任何约束。俄罗斯不再认为自己受到限制。俄方认为有权在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与行动。”
Накану́не МИД РФ опубликова́л заявле́ние, согла́сно кото́рому Россия бо́льше не счита́ет себя́ свя́занной самоограниче́ниями на развертывание раке́т сре́дней и ме́ньшей да́льности, а усло́вия для сохране́ния э́того морато́рия исче́зли. В дипведомстве обрати́ли внима́ние на шаги́ За́пада в о́бласти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я РСМД и подчеркну́ли, что те создаю́т пряму́ю угро́зу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Ф.
此前,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声明,宣布俄罗斯不再遵守中短程导弹部署的自我限制,维持该暂停部署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俄外交部特别指出西方在中短程导弹扩散方面的行动,并强调这些行为对俄联邦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声明指出,由于俄罗斯之前的多次警告都被无视,美国正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实际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俄罗斯认为,这种情况下,俄不能再继续单方面停止部署此类导弹。未来俄罗斯将根据美国及其盟国部署导弹的数量,以及全球安全和战略局势的总体情况,来决定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关于该声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上述声明,是北约国家反俄政策的结果。”并警告称:“这是我们所有对手都必须面对的新现实。请期待进一步的措施。”
是什么导致了俄方如此强硬的态度转变和战略选择呢?美国地缘政治专家斯科特·里特认为特朗普要为此负起主要责任。
近来美俄博弈持续升级,特朗普继续上演出尔反尔的“变脸”戏码,一边扮演俄乌“和平使者”,一边源源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更戏剧性的是,特朗普突然改变了此前对俄的缓和姿态,转而指责普京“无意和平”,并在俄罗斯周边海域部署核潜艇,对俄乌谈判下达了最后通牒。很明显,这一举动激怒了俄罗斯,成为其发表解除自我核武限制的宣言的导火索。
那么,卡在特朗普设定的俄乌和平谈判“最后期限”(8月8日)前发表声明,又意味着什么?专家认为,这传递出几个关键信号:俄罗斯想重新平衡其核威慑力量,表达最近美欧增加对乌武器援助的反对,并回应特朗普政府对俄态度的变化。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在5日头条报道称,“乌克兰可能变成特朗普的战争”。未来几天的决定,将让特朗普直接面对这场冲突中最关键的时刻。
看了这么久,《中导条约》到底约定了哪些内容?这个条约又有着怎样的战略地位,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小编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ДРСМД:Договор о ликвидации ракет средней и меньшей дальности),由苏联和美国于1987年12月8日签署,并于1988年6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历史上首份要求全面销毁整类武器的国际法律文件。
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双方享有现场核查权利。但条约对海基和空射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没有做出相关限制。
2019年,特朗普政府一纸令下,美国单方面撕毁了维系数年核安全的《中导条约》。一时之间,俄美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纷纷为自己没有违约辩护。最终,僵局由俄罗斯打破:宣布停止部署中短程导弹。
然而,转折在去年到来。当美国高调宣布计划于2026年在德国部署远程攻击性武器时,俄罗斯的耐心被彻底耗尽,随即发出强硬警告:美国此举正逼近红线,单方面暂停令随时可能被撤销。
结合这两天的声明,不难发现,一场新的导弹博弈山雨欲来,美国能否招架得住呢?
说回佩斯科夫和梅德韦杰夫的强硬言论。外交场合的发言智慧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的工具。这两天俄美之间互相“放狠话”的环节,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在中国的外交场合中我们也经常遇见类似的情景。 通常情况下,中国的外交“台词”委婉含蓄、注重礼节、灵活应变、富有深意。正如网友们总结的有趣的外交“潜台词”:
而在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等重要时刻,外交部发言人也能做到霸气回应,不留情面:
2022年8月,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事件表示,如果佩洛西众议长访台,中方必将采取坚定应对和强有力的反制措施,捍卫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至于是什么措施,如果她敢去,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震慑力十足,展现了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势捍卫。
中国的外交辞令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勿谓言之不预也”,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这句话也曾数次在我国外交部和《人民日报》的社论中使用。这句话意思是说,现在把话说在前面,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讲过,出了事情你别后悔。此语内涵丰富,警告意味浓,震慑性强,通常用在“关键时刻”表达态度,提醒对方三思而后行,可视为“最后通牒”。中国在外交场合中富有智慧、刚柔相济的外交辞令充分显示中国政府“不挑事,也不怕事”的外交底色,以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外交策略。
内容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